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開始推廣應用泡沫塑料保溫板薄抹灰外墻外保溫系統,應用較早的多層建筑已有20余年,逼近《外墻外保溫工程技術規程》(JGJ144-2004)第3.0.10條規定的25年使用年限。經多年應用與實踐,該系統是較為成熟的外墻外保溫技術,并已全面推廣應用到高層建筑中。隨著工程建設量大、建設速度過快、低價中標等原因而導致偷工減料、粗制濫造現象嚴重。特別是近年來,隨著模塑聚苯板和擠塑聚苯板薄抹灰外墻外保溫系統在高層建筑中的大量應用,該系統暴露出來的問題也越來越多(包括保溫層脫落、墻體漏水、防護層開裂、發霉結露等),由此引發的投訴以及人身傷亡、損毀車輛等事故屢見不鮮。隨著住房和城鄉建設部JGJ376-2015《建筑外墻外保溫系統修繕標準》的出臺,標志著國家已經高度重視外墻外保溫的修繕問題,百年修繕、綠色住宅將進入“新常態”。
1.建筑外墻外保溫案例及分析
1.1保溫層脫落事故案例
保溫層脫落讓人心驚膽戰,3歲的小孩在樓下玩耍都曾被脫落的墻體奪去生命,每次大風天氣,“天空”就會存在危險,我們的出行就會受到威脅。
2010年,天津河西區某小區*號樓15~20層大面積外墻保溫脫落;
2014年,天津河東區某小區*號樓4~8層大面積外墻保溫脫落;
2015年,天津某回遷房多個單體頂層多處外墻保溫脫落;
2015年,天津西青區某小區*號樓外墻保溫脫落;
2017年,天津市津門湖某小區*號樓8層大面積外墻保溫脫落……
上述案例中不乏項目竣工僅一兩年就出現的現象,隨著建筑房屋“年齡”的不斷增長,未來若干年外墻外保溫事故有急劇增加的可能,將會對人身財產安全和社會穩定帶來很大的負面影響。墻體漏水、防護層開裂、發霉結露在我們身邊更是比比皆是,打破了我們與建筑的和諧共處,需要我們重新打造。
1.2外墻外保溫質量缺陷原因分析
影響外保溫工程質量問題的因素有很多,主要包括:材料、施工、監管三個方面。首先,不合格材料充斥市場。外墻外保溫生產領域門檻低、投資小、技術要求不高等因素,一度造成一窩蜂投入且產能過剩,伴隨著市場競爭激烈、低價中標等原因促使假貨、以次充好等現象
其次,施工缺陷客觀存在。施工操作人員基本沒有經過專業培訓,現有的保溫職業資格上崗制度基本形同虛設或不健全,倉促上崗成為大部分施工單位現狀;現階段該系統施工基本為手工操作且工序較多,施工質量難以控制,在中高層和高層建筑中,該系統普遍采用吊籃施工,吊籃在高空搖擺不定,對施工人員心理情緒和施工質量影響很大;建設速度快、低價中標等原因而導致偷工減料、粗制濫造現象嚴重;一味的追求施工速度,造成低粘接面積、假釘、細節處理不到位等成為隱患。
監管、驗收程序有漏洞。材料監管方面:從資料、材料進場的檢測復試、復試的批次和指標都有嚴格的規定,但關鍵問題是第三方檢測機構只對“來樣”負責,那各方責任主體在材料的見證取樣、送樣、第三方專業機構檢測等環節上都有漏洞,用于工程上的系統組成材料合格的只是鳳毛麟角。
2.建立健全“系統修繕”
在進行保溫修繕前,應對外墻外保溫系統進行評估,不僅能準確的診斷出問題原因,而且可以針對性制定維修方案,能夠“對癥下藥”起到修繕作用,具體流程如下:
現場勘查——現場檢測——系統評估——方案制定——樣板施工——技術交底——跟蹤指導
除了以上流程外,我們要有系統思維,醫院理念,以下是我們倡導的幾個方面:
①建立健全外墻外保溫“體檢制度”和“健康檔案”。目前狀況是外墻外保溫不管在質保期5年以內,還是過了質保期,沒有定時檢查,評估、修繕的相關法律制度,這是出現比較嚴重問題根源。建立健全外墻外保溫的體檢制度勢在必行,防患于未然才是解決問題的正確方法。
②樹立“系統修繕”理念,打破傳統“湊合”做法。外墻外保溫的修繕是一個科學系統的工程,傳統做法基本是修修補補,年年修、年年漏和年年有問題,幾年過去,樓體就被修復的千瘡百孔,有的就像“繃帶樓”,嚴重影響著城市的環境和百姓的生命財產安全。
③針對外墻外保溫的修繕問題,要牢固樹立“醫院”理念,前期要有專業機構通過勘查、檢測,作出準確的評估評判;評估后出具經甲方委托業內資深專家評審的修繕方案,通過樣板、檢測結果等符合要求后再正式修繕;要有對應的修繕材料體系,其與傳統的保溫材料體系有很大區別,現階段混淆不清;針對方案需要專業的修繕隊伍來完成;修繕完畢后要進行驗收。上述各個環節的完善才能保證整個系統修繕的成功。
3.外墻外保溫創新修復技術
3.1微創加固修復技術
主要應用于保溫層脫落的維修,在對外墻外保溫墻體進行全面系統評估檢測后,根據評估報告,采用聚氨酯膠粘劑微創開孔填充,不僅增加保溫板與基層的粘接力,同時增加保溫板的有效粘接率。聚氨酯膠粘劑應選擇發泡率不大于45倍,符合國家防火規范要求達到B1級,且拉伸粘接強度符合現行規范要求。填充要分步進行,充實但不宜過多,做到充滿且不漲板為宜。
3.2止水帷幕修復技術
主要應用于墻體及窗口漏水維修,在室內漏水點對應外墻、窗口處保溫進行排查漏點,采用聚氨酯防水劑灌注并使用橡皮塞封堵,然后恢復飾面層。維修方式包括單排封閉法、雙排帷幕法、三排堵塞法、梅花占位法等方式。
3.3灌注加固修繕法
主要應用于保溫層脫落的維修,在對外墻外保溫墻體進行全面系統評估檢測后,根據評估報告,采用水泥基微膨脹灌注膠粘劑通過開孔器開孔填充,不僅增加保溫板與基層的粘接力,同時增加保溫板的有效粘接率。水泥基微膨脹灌注膠粘劑應選擇自由膨脹率為0-1%,防火等級達到A級,且粘結強度符合現行規范要求。填充不宜太快,填充量要充實但不宜過多,做到充滿且不漲板為宜。
3.4柔性裂縫修復法
主要應用于防護層裂縫的維修,對維修部位進行清理,鏟除空鼓、松動部位后,采用專用裂縫膠(裂縫膠Ⅰ型、裂縫膠Ⅱ型,裂縫膠漿)沿裂縫方向注膠,全面覆蓋裂縫,寬度應大于創面寬度且厚度不宜過大。
3.5窗口構造修復技術
主要應用于窗口漏水的維修,采用丙烯酸聚合物防水涂料沿窗口寬度均勻涂刷并內置一道加筋布,待防水涂料干硬后進行飾面層施工。
4.結 語
房屋作為我們賴以生存和工作的伙伴,需要我們精心呵護,我們需要開“建筑醫院”,不但要有“總醫院”,還要有“專科醫院”,讓更多的專業人士、政府部門給予關注和支持,共同推動。在技術領域,材料領域更多的專家加入進來,為外墻外保溫修繕行業增加一份力量。